close

全國語文競賽的朗讀就是一種聲音表演的比賽,但是,這種表演,必須結合聲音的變化與文章的理解掌握,在短短八分鐘準備時間下,力求精確,並能夠感染臺下的評判,其精細程度的要求在聲音表演中是最高的,或許因為太精細了,讓人產生一種不真實感,也正因為太精細,沒有訓練過的人一聽都會心驚驚倒退十步。

(延伸閱讀八分鐘練習八年 
http://smartfranka.pixnet.net/blog/post/31350165)

就如其他任何比賽一樣,外行看熱鬧,內行看門道,當看熱鬧的人認為國語朗讀實在是情溢乎詞的時候,每個指導的老師都還在對各縣市的朗讀選手說:你讀得太平了,一點感覺也沒有……指導老師說的大部分是技巧不足,朗讀技巧包含了許多聲音的基本功--聲音的厚度、拉勾推甩點挑的力道、高低輕重的變化、聲情變化。

基本功有了也只是基本,還要細膩巧妙的安排技巧,就跟烤個雞蛋糕一樣什麼時候翻面都得要長期累積才行。以為朗讀就是發出好聽的聲音而已嗎?還有更多可怕的技巧要求哩!記敘文是否能讀出畫面感電影感?論說文是否能夠讀出辨論感?抒情文是否能讀出情緒滲透感?要是夾議夾敘夾情的文章就要有更多功力。練好聲音再來還要練閱讀理解,簡媜的散文跟廖玉蕙的散文風情不同,劉克襄的散文當然也跟林芳萍的散文風格不同,朗讀者必須借作者的文字力發揮自己的聲音力。

好好地朗讀四分鐘,彷彿走一趟大山或穿越一條秘徑,必須不著痕跡地用盡朗讀者全身的氣力才能帶給聆聽者享受,好的朗讀讓評判老師有如聆聽一場維也納世紀交響樂。網路影片跟現場差距是很多的,聲音的細微層次只有在現場才聽得到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朗讀做為一項技藝表演,更大的價值在深入帶領孩子領略作家文字的奧秘。

前一陣子,有個學生的姐姐來學朗讀,一開始氣虛無力,讀一句破一個音,練習一週後,讀一篇破幾個音,藉由朗讀,她必須要把自己完全投入文章裡,聲音才能撐得起來,可是顧了聲音顧不了咬字、顧了咬字顧不了呼吸、顧了呼吸顧不了節奏......她從來沒有像朗讀這樣必須全心投入一篇文章,而她自己的聲音就可以是最好的媒介。

有回,女孩讀不出《賞樹》這篇文章對於春夏秋冬四季的分別,於是我們需要一一解說,結合女孩的生活經驗,喚醒她內在的情感,用聲音連結文章的每一個字-- 

「誰說的:春天宜在林園中住,夏天宜到水湄去住,秋天宜在深山中住,冬天宜在閣樓上住。如此充分享受四季的靈妙變化,春天賞園子裏匆匆開謝的林花,夏天賞溪潭邊的水木清華,秋天賞空山裏的疏林怪石,冬天賞雪窗遠眺的古木昏鴉,四季的美,哪一季少得了樹呢?」

這樣讀下來大約只有48秒,後面還有兩分半等著她,但是她已經氣喘吁吁。為什麼?因為,斷句不能錯,如此/充分享受如果讀成如此充分/享受,給人感覺就不一樣。每個「宜」輕重不能一樣,而上面有四個宜。春天/賞不能讀成春天賞,因為跟鴨賞不一樣,每一個句子的詞性必須精準搭配適當的聲音氣息,至於如何搭配,有賴朗讀者的理解、技巧、生命經驗。

接著,作者提出了疑問並自問自答:

「要怎樣欣賞樹?首先得向畫家學習,他們有賞樹的口訣:『木有四時:春英、夏蔭、秋毛、冬骨。』春天的樹,葉細而花繁,用小點著於樹杪。夏天的樹,葉密而盛綠,要用積墨。秋天的樹,葉疏而黃落,幹出而葉稀。冬天的樹,葉枯而枝槁,只用幾點淡墨毛毛的是初冬,完全光禿禿露骨便叫做寒林。」

女孩恰巧在學校的畫畫素養班級,要不是上課時間不夠,我很想拿出墨汁、水彩筆讓她一邊讀一邊畫,絕對能幫助她讀得更好,不過,也只是些許口沫橫飛的提點,透過細細品味每一個字,女孩腦袋的畫面已經開展、心裡的感受已經可以透過她的聲音表達出來,儘管生嫩,但朗讀讓她不再對作者的文章晃眼即過,而是技巧、情意、文章理解的三方結合。

這兩段讀完大約兩分多鐘了,還沒完,後面還有一分多鐘要讀……

--------------------
全國語文競賽的朗讀,如果作為一種表演藝術,真的有人能欣賞嗎?在我這裡,有很多家長本來不懂欣賞,但後來都非常會欣賞。(延伸閱讀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…)當然,離開了全國語文競賽,要將那樣的朗讀當成表演藝術放到劇場空間裡,需要轉換才能被更多人所欣賞,若不論表演場地售票與否,有觀眾就成立,這樣聲音精細的朗讀表演,真的可以被欣賞的,從老師開始,家長、需要磨鍊聲音的人都可以欣賞。

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跟學姊堰鈴吃飯時聊起我正在做的事,她就要我朗讀給她聽,雖然我已經告知朗讀比賽讀的感覺跟演員說臺詞不同,是很強烈重口味的,她在聆聽時還是很驚奇(有沒有驚嚇到就不得而知)。 
可以說,競賽場合那樣的朗讀表演法目前就是屬於評判老師的,加以全國賽評判四位都有自己的喜好,名次不過是平均值,某個誰討厭某個風格獨特的朗讀者拉下了他的成績經常發生,於是普遍均優或聲音面貌沒有得罪評判的選手就拿下了第一名,所有比賽都是如此,所以曾宇謙才會說那一句:我一定要更努力,才不會被評判做掉。

朗讀只能服膺評判老師的耳朵嗎?不是比賽代表的學生能不能練習朗讀?這才是我更在意的事。其實,甩掉評判老師甩掉分數的朗讀,更能協助孩子建立自己聲音的魅力。(延伸閱讀 為什麼要有語文課吳明益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…

聲音的表演很多種,司儀、主持、相聲、吟唱……,朗讀只是其中一種,而且是非常小眾的一種,但我想口語訓練應該都是可以互通有無的,假如沒有了全國語文競賽國語朗讀項目我可能就會失業,我失業是小事,但學生更沒有機會透過朗讀鍛鍊自己的聲音,當爸媽的不知道自己孩子可以有豐富的聲音表情,這才是最遺憾的一件事。
(延伸閱讀 再談國語朗讀
http://smartfranka.pixnet.net/blog/post/30291464 
學習朗讀做啥 https://m.facebook.com/story.php…)

arrow
arrow

    小貓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